【兴高采烈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兴高采烈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情绪高涨、非常高兴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遇到开心事情时的兴奋状态,比如节日庆祝、获奖、升职等场合。
一、成语解释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兴高采烈 |
| 拼音 | xīng gāo cǎi liè |
| 释义 | 形容人情绪高昂、兴致勃勃、非常高兴的样子。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虽未尽,然其意甚高,其辞甚丽,其情甚切,其志甚远,故能兴高采烈,不觉自得。” |
| 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状态,常作谓语或状语。 |
| 近义词 | 兴致勃勃、喜气洋洋、欢天喜地 |
| 反义词 | 垂头丧气、无精打采、闷闷不乐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节日庆祝: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迎接新年。
2. 考试通过:他得知自己考上大学后,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父母。
3. 比赛胜利:运动员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夺冠。
4. 生日聚会:大家兴高采烈地为朋友唱生日歌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兴高采烈”强调的是情绪上的高涨,而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与“得意忘形”等带有贬义的词语混淆。
- 在正式写作中,可以适当替换为“情绪高涨”“心情愉快”等表达,以增强语言的多样性。
四、总结
“兴高采烈”是一个表达积极情绪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们因喜悦而表现出的兴奋和激动。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,也在日常交流中起到了很好的情感传达作用。掌握它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