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产成本结转会计分录怎么做】在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中,生产成本的结转是一项重要的工作。它涉及到将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,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,结转到“库存商品”或“主营业务成本”账户中,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经营成果。
生产成本结转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步骤:一是将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归集到“生产成本”账户;二是将完工产品成本从“生产成本”账户结转至“库存商品”账户。下面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总结,并附上相关会计分录表格供参考。
一、生产成本结转的基本流程
1. 归集生产成本
在生产过程中,企业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材料领用、人工工资和制造费用,将这些成本归集到“生产成本”账户下,分别记录为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。
2. 完工产品成本结转
当产品完工并验收入库后,需要将已完工产品的成本从“生产成本”账户结转到“库存商品”账户,以便后续销售时进行成本结转。
3. 销售成本结转(可选)
当产品对外销售时,再将“库存商品”中的成本结转到“主营业务成本”账户,以确认当期的销售成本。
二、常用会计分录汇总表
| 业务类型 | 会计分录 | 说明 |
| 归集直接材料 | 借:生产成本——某产品 贷:原材料 | 领用原材料用于生产 |
| 归集直接人工 | 借:生产成本——某产品 贷:应付职工薪酬 | 发放生产工人工资 |
| 归集制造费用 | 借:生产成本——某产品 贷:累计折旧 / 累计摊销 / 应付职工薪酬 | 分配制造费用 |
| 完工产品结转 | 借:库存商品——某产品 贷:生产成本——某产品 | 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库存商品 |
| 销售产品结转 | 借:主营业务成本——某产品 贷:库存商品——某产品 | 销售时结转销售成本 |
三、注意事项
- 生产成本的结转应依据实际发生额进行,不能随意调整。
- 如果采用计划成本法,需注意差异调整,确保成本的真实性。
- 结转时要确保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避免影响财务报表的正确性。
- 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需要设置不同的成本明细科目。
通过以上步骤和会计分录,企业可以有效地完成生产成本的结转工作,为企业提供真实、完整的成本信息,支持管理层做出更科学的决策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