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宝藏问答 >

定于一尊的意思是什么,出处是哪里?

2025-05-13 17:04:43

问题描述:

定于一尊的意思是什么,出处是哪里?,在线等,求大佬翻牌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5-13 17:04:43

在汉语中,“定于一尊”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成语,用来形容事物统一于一种标准或权威之下。具体来说,它常用于表达思想、文化、制度等方面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事物或人物,形成一种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。

例如,在古代中国,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国家的正统学说后,就可以说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“定于一尊”。这种状态意味着其他学派或观点必须服从这一主流,不得与之抗衡。

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有相关记载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了巩固中央集权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书同文、车同轨等。其中,他废除了各国原有的文字和法律体系,推行以秦国为中心的统一标准,使得整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和行政管理趋于一致。这种做法就被后人概括为“定于一尊”。

需要注意的是,“定于一尊”虽然强调了统一性,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完全排斥多样性。历史上,许多时期尽管表面上确立了一种主导思想,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多种声音并存的现象。因此,理解这一成语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。

总之,“定于一尊”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秩序和统一的追求,也体现了权力集中化的特点。这一概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