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国时期孙吴是哪一年被灭的被谁灭】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裂阶段,分为魏、蜀、吴三个政权。其中,孙吴是由孙权建立的政权,定都建业(今南京),在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长期与曹魏、蜀汉并立。然而,随着历史的发展,孙吴最终被另一个政权所取代。
一、总结
孙吴作为三国之一,在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灭。这一事件标志着三国时代的结束,也标志着中国重新进入统一局面。西晋是由司马氏建立的政权,其前身是曹魏。司马炎称帝后,开始逐步吞并其他割据势力,最终消灭了孙吴,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孙吴灭亡时间 | 公元280年 |
灭亡政权 | 西晋 |
灭亡者 | 司马炎(晋武帝) |
灭亡方式 | 水陆并进,攻占建业 |
历史意义 | 三国时代结束,中国重新统一 |
三、简要分析
西晋灭吴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早在公元263年,西晋就已灭蜀,之后便将目标转向孙吴。公元279年,晋武帝司马炎发动大规模进攻,派遣大军分多路南下,最终于次年(280年)攻陷建业,俘虏孙皓,孙吴正式灭亡。
这一事件不仅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,也为后来的“八王之乱”和“五胡乱华”埋下了伏笔。虽然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,但其内部矛盾重重,最终导致了西晋的迅速衰落。
综上所述,三国时期孙吴是在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灭,由晋武帝司马炎完成统一。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,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短暂的统一。